在韩国寻访茶道|韩国茶道
贤真告诉我,为了纪念草衣,每年5月寺庙会举办纪念仪式,用当地的茶敬奉禅师,而且这时候,周围的茶农和韩国的很多与茶有关的人们会来到这里,用他们自己做的茶去供奉,这种仪式已经有200年没有间断了。
下山的时候,贤真特意带我们去看他们的炒茶棚,环境非常简陋,里面只有三口锅,但是并不便宜,尤其是中间新添的自动化青铜炒锅,需要300万左右的韩币(约合人民币1.74万元),每次所炒的茶量也比较多。只有1500斤茶叶的总产量,却要花这么昂贵的价格去买炒锅?不过贤真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的神态又恢复到最初的模样,精明强干。
离开大兴寺,依旧对韩国的茶道处于半理解状态,尽管在木头长廊里喝茶,让人觉得精神清爽,但是,喝茶仅仅就为清爽?尤其是在寺庙之中,尽管人人都强调茶与修行的关系,可是谁也没能说清楚,即使是道行颇深的性坡老和尚。
直到见到双溪寺的硕云法师,这个问题还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并且见面就提了出来。双溪寺位于韩国著名的茶山智异山的山脉之中,驱车前往的路上,一直有蟾津江相伴,两岸沿途皆是樱花树,异常美丽,这条江一直流入海洋,所以韩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区其实靠近海边,这和中国北方的茶叶产区山东有几分相似。
我们坐在双溪寺的客堂之中,硕云拿出了今年的新茶招待我们,这是方丈特殊批准给他招待我们的,所以他泡得格外小心。双溪寺的绿茶产量,并不比大兴寺多,茶叶价格很是高昂,泡出来的新鲜绿茶,同样是淡,但是有点阳光的味道,和中国的崂山绿茶有点相似的口感,想想也对,两个区域在纬度上相近,自然环境也相去无几。
但是,这种绿茶,还是地道的韩国制作法,也就是说,用380摄氏度的高温杀青三遍,之后再用210摄氏度的高温再杀青六遍,这种高温之下,出现了一种滋味淡薄,但是确实清香回甘的绿茶,这种散淡的绿茶,喝起来也并不用特别拘束,倒真是一种适合在自然情景中享受的茶汤。
之前他也在草衣禅师待过的大兴寺待过,现在双溪寺修行,等于待过韩国两处重要的与茶有关的寺庙。他向我们介绍双溪寺,原来这里与中国渊源很深,公元832年,在中国待了26年的朝鲜的真鉴禅师回到家乡,从中国带回来茶树的种子,在这里播种,这里在当年还参照中国做过饼茶。当然,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往,如今这里只生产野生绿茶,已经成为韩国著名的茶产地。另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故事是,这个寺庙有藏有六祖慧能的头颅的金堂,听到后者,我瞪大了眼睛,但是硕云又重复告诉我,韩国历史上有几本书都这样记载,不过他后来又加上了“据说”二字。 显然这个传说表现了寺庙与中国的渊源。确实,双溪寺与中国交流颇多,比如他们寺庙是最早把赵州和尚的“吃茶去”几个字奉为修行法则的韩国寺庙,僧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