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苦茶诗”
周作人(1885~1967年),原名周寿,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是鲁迅的二弟。他是现代散文作家,出版有多部散文集。他从五四时期就从事文学创作,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他的小品散文是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可贵收获。但后来的散文小品强调文学的消遣,疏离文学的社会功能。抗战时期,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不过他的散文洁净秀逸,清雅闲适,平淡从容,独具风采,仍有阅读价值。
周作人的书斋称作“苦茶斋”,这个命名,一方面反映了他作为茶乡出身的人喜欢饮茶,特别是饮茶成癖,喜饮带有苦味的酽茶;另一方面也映射出他退出新文学潮流后,沉湎于草木鱼虫和古董玩味的闲适追求。他曾在一篇文章中称自己是个“乐生主义者”,将饮苦茶、玩古董、种胡麻作为人生的目标,追求闲情逸致,散淡情怀。在他50岁时曾写了两首打油诗,就生动地展现了他的闲适生活:
前世出家今在家,
不将袍子换袈裟。
街头终日听谈鬼,
窗下通年学画蛇。
老去无端玩古董,
闲来随分种胡麻。
旁人若问其中意,
请到寒斋吃苦茶。
半是儒家半释家,
光头更不着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
外道天涯洞里蛇。
徒羡低头咬大蒜,
未妨拍桌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