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精于茶道|名人茶趣
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年)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南京市。从他的曾祖父起,三代承袭江宁织造,负责宫廷织物的织造与供应。其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与皇亲国戚关系密切,堪称百年望族。
曹雪芹从小过着锦衣玉食,饮甘餍肥的奢侈生活。到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被革职抄家,从此家道败落,迁居北京西郊。曹雪芹也就过上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日子。此时已经成年的曹雪芹,面对家道败落,非常留恋昔日的豪华生活,又从自己切身的体会中看到了本家族的腐败与丑恶。于是用了10年的心血,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为我国古典小说奉献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
我们从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描写中,不难看出曹雪芹对于饮茶文化知识还是很渊博的。这也可以证明当年的曹雪芹对茶的兴趣与爱好。
在《红楼梦》中,涉及到我国的很多名茶,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有270多处写到茶,如西湖的龙井茶,云南的普洱茶、女儿茶、六安茶、老君眉,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以及外国进贡的暹罗茶等。还提到了一些有关茶的品类,如家常茶、敬客茶、药用茶、伴果茶等。
在第四十一回,写到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贾母对妙玉说:“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忙去烹了茶来。她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像这样的名茶和品类,绝对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饮用的,如果曹雪芹没有见到过或饮用过,也就是没有如此的生活基础,他也不容易写得这么具体。
在该书中还写到奠晚茶、吃年茶、迎客茶和茶定等饮茶的风俗。如第二十五回,写凤姐打发丫头送了两瓶暹罗进贡来的茶叶给林黛玉。两天后凤姐又见到林黛玉,问她茶叶怎么样?林黛玉说:“吃着很好。”凤姐就趁机笑着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众人听了凤姐的话,之所以“都笑起来”,就是因为这是当地的一种吃茶民俗。男方请媒人到姑娘家说亲时,如果姑娘的父母吃了媒人带来的茶,就意味着认可了这桩亲事。这就是民间的“茶定”的习俗。此外在第七十八回中,写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后,便焚香酌茗,以茶供来祝祭亡灵,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也是当年的以茶祭祀的风俗描写。
同样在第四十一回中,写妙玉请宝玉、宝钗和黛玉吃茶,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泡一壶茶。妙玉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