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诗为茶传名|郭沫若茶诗
著名诗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是个茶乡,他小时候经常到他的家乡沙湾镇郊外的茶溪玩耍,那曲曲弯弯的茶溪,那青翠欲滴的茶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在11岁时写了一首题为《茶溪》的诗:“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茶和茶溪的深厚感情。
在郭沫若负笈离乡后,有机会品尝到各地的香茗,对茶的情结更是有增无减。他在1942年创作的名剧《孔雀胆》中,就借人物之口细致地道出了冲泡武夷茶的流程和方法,由此不难看出他对武夷茶的喜爱和对冲泡武夷茶的熟悉程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郭沫若对茶的深厚感情。
1940年郭沫若与友人赵清阁一起游览重庆北部的缙云山,他们在山中缙云寺旁的茶棚小憩时,口占一首《缙云山纪游》,赠给好友赵清阁:
豪气千盅酒,
锦心一弹花。
缙云存古寺,
曾与共甘茶。
这首诗通过写他们在缙云山饮茶这件事,赞颂了他们间的深厚友谊。诗的首句是说赵清阁的为人具有豪爽的气概,诗的第二句中的“弹花”是指赵清阁当年主编的文艺刊物《弹花》,“锦心”是指赵清阁有个美好、善良的心态,通过这个刊物为大众做了很多好事。第三句是写他们饮茶的地点,最后一句的“甘茶”是指缙云山产的一种甜味山茶。
四川邛崃山的茶叶,叶片厚,香味醇,品质好。特别是在邛崃县城内有一口井,用以冲泡这种邛崃茶更是香气袭人,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鲜爽甘醇。传说西汉的司马相如到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拜会同窗好友王吉时,认识了当地富豪卓王孙。卓王孙得知司马相如多才多艺,就请司马相如到他家小住几日。卓王孙喜好琴瑟,请相如抚琴,相如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幽雅的琴声被在家中寡居的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听到,文君心潮彭湃,夜不成眠,仰慕相如才志,暗自约会,相如喜得知音。在一个夜阑人静的时刻,他们私奔成都,结为夫妇。几年后他们重返临邛,开了一个小酒馆,以卖酒为生。在闲暇之时,他们常以酒馆门前的井水烹茶,味道极为香醇,遂在本地流传开来,大家争相以此井水烹邛崃茶。后人为纪念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汲井烹E茶的故事,就将此井定名为“文君井”。由于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曾在这里用“文君井”水烹邛崃茶,后人们就将邛崃绿茶称作“文君嫩绿”,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称道,宋代时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