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印象
头寨,士兵不服云南水土生病,有的患了眼疾,孔明让士兵摘茶树叶煮水喝、洗眼睛,茶叶不仅味美,还可治病。从此以后,当地群众将外形似孔明帽的南糯山改名为孔明山。海拔1788米的孔明山森林茂密,怪石嶙峋,生长着成百上千种珍稀植物。登临山顶远眺,攸乐、革登、蛮砖等六大茶山尽收眼底。林中古野生茶树成林成山,谷里清泉、小河蜿蜒流淌。
攸乐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在今景洪市基诺乡境内,居民中90%是基诺族。明朝末年种植,留存至今的茶山仍有2000多亩,茶树直径均在80公分以上。21世纪的今天,近20年来,已新植茶园5000多亩。
今勐腊县象明乡的革登茶山,东连孔明山,与攸乐山隔江相望。祭古茶树的碑随处可见。革登山茶属大叶种型,茶芽粗壮,满披银茸。莽枝古茶山麓,有一块“永远奉守”的大石碑,记录着古六大茶山昔日的盛况。这里牛滚塘街,是外地生意人交易茶的中心地。蛮砖茶山早在清乾隆年间,茶产量在1000担以上。经过数代人的精心养护的茶山,你很难见到岁月的流逝,掩映在原始森林中的茶林,仍然那么生机勃勃,仍产茶万担以上。曼撒、易武茶山,大多土质为紫色沙岩、紫色沙页岩,是大叶种茶理想的生长地,这里产的普洱 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被称为是雄性之美的代表。易武镇车氏家族的世祖车顺来创办了“车顺号茶庄”。1837年,车顺来经考选成为贡生。是年,为报皇恩,向朝廷敬献“车顺号茶”。道光皇帝品后大悦,称赞此茶“汤清醇,味厚酽,回甘久,清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书“瑞贡天朝”赐车顺号茶庄。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雨1500-1750mm之间,平均温度16-18℃,年雾日126天,土壤土层深厚,是普洱 茶生长的理想之园。现在的南糯山是全国知名的普洱 茶产地之一。
勐库大雪山,位于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是国家级有性系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2002年12月,中科院茶研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农大茶研所等单位专家,对大雪山两平方公里野生大茶树进行研究,又发现新的野生茶树物种,已成为省内外引种的新基地。景迈茶山有一片上千年历史的万亩古茶园,位于普洱 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属布朗族祖先种植。邦崴茶山也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1993年4月,在这里海拔199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株改写世界茶叶演化史、填补茶树从野生到栽培之间空白的千年过型古茶树。4月15日香港《文江报》报道:“世界茶叶原产地,专家认定云南思茅”。同一天,泰国《新中原报》载:“云南是世界茶叶发祥地”。《人民日报》也作了报道:“澜沧邦威过渡型古茶树已在世界上闻名,它已成了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座标和‘活化石’,它的存在和发现,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茶树原产地在印度还是中国’的问题。”
生活的普洱
自古以来,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千百年来,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