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原产地域范围考析|祁门红茶产地
之冠,而江西浮梁所产之红茶,以品质相仿,而出口之路线,又同由饶州经九江输往外洋,所以有‘祁浮红茶’之称也。”
又1918年江西省教育协会编印的《大中华江西省地理志》“江西之茶为国货大宗。……浮梁茶,唐时已著名,今红茶畅销海外,均为国货大宗”。均表明,其原也与祁红采取了类似的称呼方式,尝称“浮梁茶”。这也表明了当时国内对地方所产茶叶的称呼习惯。
关于至德红茶,世界三大茶书之一,威廉・乌克斯撰写的《茶叶全书》有详细的描述:“著名华北工夫茶中尚有一种至德茶,与祁门茶相似,具有特殊之轻快香气,水色鲜红,汤味浓烈,亦属上品。”表明其叫法也是“地名+茶”。
2.4 祁红成为周边红茶统称的初始 从上述记述可以看出,与祁门毗邻的浮梁、至德等地所产红茶均有自己的称谓,而非一律称祁红,但不排除在祁红获得巨大盛誉后,周边经营者也有部分采用“祁红”叫法的行为。
“祁红”成为周边红茶统称的开始,可能源于1933年《祁红茶业复兴计划》,对祁红产地范围的划分,之前未有关于对祁门红茶产地范围的明确说法。其在祁红产地范围划分时说;“我国红茶,祁红最著。普通所谓祁门红茶,并非祁门一县境内之生产品。其连境之至德,(秋浦改称,原称建德)及浮梁两县之所生产者,亦谓之(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亦或仅称(祁门)。”
其时,应该为中国其它红茶由于受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的竞争,形势每况愈下,祁红市场形势应该说比较复杂,其呈价格年年上升趋势,祁红的最高价格也是在此时创出,但其产量却比最高时约低500t左右。
而在祁红茶业复兴计划提出后,1935年国民政府开始了红茶统运统销运动,给祁门红茶造成了很大冲击,祁红茶号锐减,其时报纸对统运统销运动多有报道,在此不做阐述。《安徽茶经》亦记载“为便利于巧取豪夺,组织了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由两省(江西、安徽)政府轮流当家,坐地分赃,抢去祁红生产的全部利润”。
正是由于祁红复兴计划首次对祁红产地范围说法的提出,“祁红”逐步成为一个广义上的称谓,而未尊重一种独特品质的茶叶是由特定的品质决定的。也造成了1936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豫鄂皖赣四省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之《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调查中也同样记述:“其与祁门茶产地毗连之至德,贵池及江西之浮梁等县所产之红茶,因其制法相同,形状相似,亦统称‘祁红’。故在广义言之,祁门红茶区域,实包括祁门,浮梁,至德三县,及贵池之一小部。”
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陈椽,在其编著的《安徽茶经》第26页中也写道:“后来产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