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原产地域范围考析|祁门红茶产地
据民国1931年出版《商业杂志》第五卷第11期载的《红茶业经营之秘诀》,其作者余鹤岩自称“经营已有十余年之久”,其全文却从未使用祁红或祁门红茶的称呼,而称“红茶之总名曰乌龙”。并记载了精制后的乌龙(指祁红)一般分为7种类型,其名称主要是白毫、红袍、珠子、花青、宿青、夹筋、黄片。这也是红茶经营者的所售卖的红茶产品主要名称。
即使1915年祁门红茶获得巴拿马博览会甲项大奖章(即最高金奖)后,祁门红茶仍未成为一种统称,民国农商部于1915年10月30日颁发的祁红奖状,其中安徽省祁门县南乡程村碣春馨茶庄的品名为“红茶”,而祁门高塘同人豫茶庄的品名为“祁门红茶”。
同时颁发,而名称各异,说明其时,“祁门红茶”或“祁红”这一称谓并未被广大从业者所采用。在1915年之后出版的一些丛书中,也未将祁红、祁门红茶作为祁门的红茶统称,如:1919年出版的《支那省别全志》第十二卷《安徽卷》第430页记载“祁门县红茶(珠兰、银针、其他茶末及粗茶)”。
2.2 祁红之名的兴起 “祁门红茶”或“祁红”这一称谓逐渐兴起,应在1920年之后,祁门红茶将出口口岸从汉口转为上海之后。朱美予在其编著的《中国茶业》第65~66页曾记述“祁门婺源之茶,因出品冠群,拥有“祁红婺绿” 之盛名,沪上红绿茶价均以此二者为标准者也。”说明,祁红的名称主要是由于由于祁红的品质超群,而为世人所认可,才最终得以享有盛名。
祁门红茶在其诞生之初,并未引起世人关注。由于在上海销售一般,1882年后,祁红转往汉口口岸。据对《中国旧海关史料》分析,祁红刚进入汉口时,其价格并不如当时的宁州茶(宁红)。
《中国旧海关史料》第16册汉口海关部分,1890年贸易报告载,1890年的汉口茶市,“茶季中最好的茶是祁门茶,质量比宁州茶好很多,但由于俄国人不要这种茶,所以卖的很便宜,比1889年每担便宜8到10两”。在此后经常出现有关祁门茶质量优异的报道,祁红的价格才逐渐的超过了宁州茶。
说明祁门红茶出众的品质被世人所认可接受,是经过了祁门茶商几十年的努力经营,才逐渐被认可。其后,直到1910年,祁红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荣获金奖,再到1915年,祁红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甲项大奖章后,祁红才站在了世界最优质红茶的巅峰,被举世公认。
2.3 浮梁、至德地区所产红茶的称谓 在祁红享有盛誉之前,祁红不可能成为周边红茶的统称,因此,也不会有祁门、浮梁、至德等地所产红茶,均称“祁红”的说法。
朱美予《中国茶业》第30页:“红茶以产地分,以祁红、宁州、温州、湖红、福州为最著。祁红茶产于安徽之祁门,其品质之优良,为吾国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