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乌龙茶文化|乌龙茶起源与传播
在台湾,乌龙茶代表半发酵茶家族中的一种作法,同时也代表一种茶树品种名称。「青心乌龙种」这个品种,在台湾只要有产茶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芳踪。茶农们习惯称它为「乌龙」或「乌龙仔」,不论用「乌龙」或「乌龙仔」,所作成的茶大家都叫它「 乌龙茶 」。
而在产制乌龙茶的茶区,所栽种的品种,不单单只有青心乌龙种。因地区的不同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茶种,如青心大冇、武夷、梅占、水仙、佛手、金萱、翠玉、台茶 4号、15号、16号、17号等。从这些茶树所采收的茶菁,只要按照乌龙茶的作法,制成的茶也叫做 乌龙茶。
目前台湾产制乌龙茶的地方,不但涵盖了南北,也贯穿了东西,北至桃园、南到屏东、西部平原到高山、东由花莲到台东,都有它的芳踪真是谓茶香满宝岛。在研究单位里,把乌龙茶归类为半球型的包种茶。近年来由于市场的要求,它的外形除了 少数地区,所产的茶,它的外形几乎都作成球形茶或更甚者作成珠茶。这都归究消费大众误以为乌龙茶外形愈美品质愈好所致。
其实尽管茶叶的外观再美,一经开水冲泡后,同样是舒展开来,品茶最重要的是闻其香、品其味,只求外观的美,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尽管如此 乌龙茶 的外形也不能太离谱,外形要呈自然弯曲、条索紧结、整体颜色墨绿鲜艳。
由于制作方法雷同,不同名称的乌龙茶所表现出来的香气、滋味也会大同小异,一般消费大众很难区别。 乌龙茶内质的要求为:茶汤色金黄明亮清澈有油光;香气因制作不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花香或熟果香,香气以高扬细长纯正为佳。滋味甘醇厚重滑口,不苦涩为佳。
台湾生产乌龙茶的地方很多,因为产地不同它的名字也就不同,名间乡所产的茶过去叫埔中茶,现在叫松柏长青茶。竹山镇的茶以前叫照镜山茶,现在叫杉林溪茶。鹿谷乡所产的茶叫冻顶乌龙茶。中寮乡的茶叫二尖茶,水里,信义所产的茶统称 为玉山茶,又名为沙里仙茶和塔塔加茶。仁爱乡因地区辽阔产茶区包括大同山、东昭山、清境农场牦峰、翠峦,红香,平静等地区,对外通称高山茶或直接以地名称呼。
饮茶有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浅谈乌龙茶文化
乌龙茶起源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