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饮茶求闲适|名人与茶趣谈
了。”
对于饮茶,林语堂的“三泡”之论备受人们青睐。他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这个惟妙惟肖的比喻实际上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饮茶观念,是套用了我国明代茶叶专家许次纾《茶疏》中的观点。许次纾指出:“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开之大以为然。”林语堂袭用前人观点,将饮茶比喻为美目秀色,虽说老套一些,但的确也符合他追求的闲适情趣的初衷,切中了饮茶三遍的不同品味,也符合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悠闲情趣。
林语堂还在《茶与友谊》一文中,根据自身的体会将喝茶的艺术和技巧总结出十个要点:
“第一,茶最易受其他气味的沾染,自始至终必须绝对注意清洁,必须和酒及其他有气味的东西隔离。
第二,茶叶必须保存在凉爽干燥的地方;在潮湿的季节,人们必须把时常要用的茶叶酌量放在特制的小罐里,最好是锡制的小罐;其余的藏在大罐里的茶叶则到必要时才打开;保藏的茶叶如果发霉,应放在锅里,用慢火焙一焙,不用锅盖,而不断用扇子扇着,使茶叶不致变黄火褪色。
第三,烹茶的艺术有一半是在获得鲜美的清水;山上的泉水最佳,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自来水如果来自水池,也很不错,因为水池以山泉而源流的。
第四,一个人要欣赏好茶,必须有一些恬静的朋友,而且人数一次不要太多。
第五,茶的正常颜色普遍是淡黄色,深红色的茶必须和牛乳、柠檬或薄荷同喝,或用什么食物把茶的涩味冲散。
第六,最好的茶有一种回味,这要在最后的半分钟,到茶的化学成分和唾液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
第七,茶须泡好即喝,如果你想喝好茶,你不该让茶在壶里留得太久,使茶味过浓。
第八,泡茶必须用刚刚煮滚的水。
第九,一切混杂物均不可用,虽则如果有些人喜欢杂一些别的味道(如素馨或桂皮之类),那也不妨。
第十,好茶味道和‘婴儿肉’的香味一样。”文中的“‘婴儿肉’的香味”是指奶香味。
由于在英国生活多年,他的这种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异邦的味道,虽说这些体会不是他的独创,不过也的确反映了他对饮茶还是下过工夫的。
林语堂饮茶求闲适
名人与茶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