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政和红茶
达到烘干的毛茶,应按照优劣、粗细、老嫩等,立即分别进仓。仓库要求干燥、密闭,清洁无异味。仓库容量的大小应根据毛茶的数量,要注意进仓的茶叶不宜紧压,以免把茶压碎而影响质量。没有及时交售,应定时检查,以防回潮或霉变,如发现回潮或霉变还要及时再烘焙,保持毛茶的品质。
为了进一步发挥名茶的传统风格,当前必须注意解决好小种现在的某些缺点,如茶轻飘,条索松扁,色泽乌而不油润,香气低、乌枣味、桂圆味特色不明显、烟味不足、叶底暗而硬等问题,应加以改善。现在茶青,由于采摘偏迟加上标准不一,老嫩混杂,给红茶初制加工带来许多困难,很难产出优质茶叶。为此,必须按标准采,及时合理采,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以及前期适当早,中期刚刚好,后期老不了的经验。克服老嫩一把抓的不良习惯。
现在萎凋,存在着老嫩叶混杂,不分开萎凋,萎凋时间过长。要实行验青制度,青叶进厂后不要统堆,分别等级和老嫩程度及时进行萎凋,高山春季气温低,雨水多,给萎凋带来许多困难,应根据产量的多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的扩大萎凋的场所,保证这个工序正常进行。
现在揉捻比早先差多了,在揉茶机没有使用和推广之前,以手工揉抢非常认真,当揉茶机推广和普及之后的头一两年中,还是很认真地掌握和操作,随后则马虎起来了。以至出现条索偏松,失去壮实风格。我们要严格掌握,按照揉茶机的操作原则:
“轻、重、轻”和“短、长、短”。特别是中间要经解块筛分。筛下先送发酵,筛上进行再揉。过红锅及复揉是有效的传统生产工艺,不能丢掉。它特别对于春季低温的髙山茶区显得更加必要。
目前正山小种成茶香气低,烟味不足,叶底乌暗,这是和烘干有直接关系的。主要存在焙房温度和烟气问题。应积极推广以坑道和焙房地面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髙温度和烟气,待上烘个把小时后,焙房地面的明火堆扑灭,让坑道热和烟来完成。从而达到小种红茶香气髙,烟味纯正目的。
自21世纪以来,政和县茶区推行无公害红茶(或绿茶、白茶)加工技术,产制无公害红茶、有机红茶(或其他茶)。其技术规程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范》执行。同时,企业也制订的在实施《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出口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等)技术规程。
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
政和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