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叶精深加工在乌龙茶业发展作用|茶叶加工
上已出现了以茶多酚作为主成分的保健品、减肥胶囊、化妆品、洗发水等产品,该类产品以效果明显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抗氧化剂的需求量为1万吨左右,我国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产量仅为4000吨,而高纯度的茶多酚抗氧化性能远大于普通的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如EGCG的抗氧化性为L-VC的100倍),并且食用安全性高。完全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成熟,茶多酚产品的需求将会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
三是成本优势。近年来,低档茶的销售价直线下滑,收购价较低;茶农对冬季茶园的大量修剪叶,一般燃烧后再做肥料。因此,利用的低档茶叶和修剪茶叶原料进行深加工,价格低廉,生产原料成本低。
四是技术优势。近年来,茶叶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技术越来越先进。目前,将层析分离技术应用到儿茶素精制的工业化生产中,采用提取、真空浓缩、层析分离、喷雾干燥等现代先进的植物提取、分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工艺中产品纯度低、得率低、易氧化、生产过程能耗大、产品中含氯有机溶剂残留、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本项目产品纯度高,儿茶素含量90%以上,EGCG 70%以上,咖啡因低于0.5%,各项技术指标均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工艺可操作性强。所采用的茶多酚层析提纯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物处理茶渣加工有机肥料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更好地提高茶多酚产品的质量,使茶多酚在化妆品和医药上有更广泛的用途。
五是产品优势。目前国内外有关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的利用途径已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油脂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也优于维生素E,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用于防止和延缓脂肪的氧化或酸败。
(二)色素保护作用:茶多酚可防止天然色素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褪色,据称其效果比维生素C高出20多倍。
(三)除臭剂:由于茶多酚对除去甲硫醇的臭味有良好效果,日本已利用其制成除臭口香糖、香烟滤嘴,可取出和防止吸烟者口臭。试验结果还表明,茶多酚对动物肠内产生恶臭的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
(四)抗氧化、延缓衰老:茶多酚可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缓人体衰老。大量实验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比VE还强,若与VC和VE配合还具有增效作用。
(五)防龋作用:过去茶叶的防龋作用被认为是茶汤中“氟”的功效。现在临床证明,茶多酚能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斑和牙周炎症,而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没有影响。
(六)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作用,因此它不单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有减肥效果。
(七)其它方面的应用:茶多酚用于鱼油制品中,能有效防止多烯脂及酸的过氧化分解,其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更强;茶多酚油溶性乳化液用于食品调和油中,能有效地延长哈败诱导期,并显示出比粉剂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已成为开发热点,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1990年就认为,“茶多酚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
茶叶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现代茶业区别于传统茶业的关键要素,是现代和传统的分水岭。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将新的技术和管理思想传播、渗透到传统茶叶加工业,可以拓展大批新资源食品和保健品等,促进并延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传统茶叶加工业的改造和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茶叶深加工技术使得茶产业得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的茶叶深加工产业拓展了茶叶的用途,使茶叶深加工产品成为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走以精深加工为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之路,是提高我国茶产品附加值、优化茶产品结构、推动茶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浅谈茶叶精深加工在乌龙茶业发展作用
茶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