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修剪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应用情况解析
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是茶叶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到茶叶加工、茶叶收储全过程机械化中的一个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采用机械修剪代替传统的人工茶剪修剪。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提法,准确说应该叫茶树机械化修剪技术。无需多做解释,因为该技术的载体有两类:一类是茶叶修剪机,一类是割灌机,而机械的作用对象是茶树。茶叶修剪机主要用于茶树的正常修剪(春剪和秋剪),包括轻修剪和重修剪;割灌机则主要用于茶园的更新改造,也就是利用割灌机将茶树从底部砍掉,让茶树从根部重新发枝或者经过翻地重新栽上新的茶苗。
近年来由于茶叶修剪机和割灌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在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下,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已经得到茶农的广泛认同。祁门县从2007年开始推广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经过三年的推广,到2009年底全县已经推广应用各类茶叶修剪机械5000多台。目前正是茶叶修剪机的销售旺季,各经销商的茶叶修剪机也正处在旺销中。全县2010年新增数量将达2000台左右。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节省劳力、提高工效和促进茶树新芽萌发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的减本增效两方面为茶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最早的茶叶修剪机、采茶机的引进研发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由原安徽省农机研究所与祁门茶机厂共同引进日本川琦技术进行开发的。当时已经成功研制了单人修剪机;单人、双人采茶机及乘坐式采茶机等多个品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安徽、云南、四川等省进行了推广示范。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茶农的购买力还相对较弱,国家的扶持力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很多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示范推广的效果不太理想。
80年代中、后期由原祁门茶机厂的技术人员带着该技术在江苏无锡与人合伙做过一段时间也没有生存下来。后来日本的川琦和落合两公司在浙江设立了经营性公司,在2005年左右在国内产茶区进行推广。当时是全进口机械,单人茶叶修剪机的市场销售价在3200元左右,市场销售量还不是很大,大约一、两年后浙江生产的很多国产品牌茶叶修剪机推向了市场,单人修剪机的销售价在1300多元,扣除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后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在茶农的心理承受范围内,茶叶修剪机进入了旺销阶段,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祁门县茶叶机械化技术的引进示范是在2007年,通过多次召开茶树机械修剪技术推广现场会,采取教会农民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办法,指导农村的能人购机进行有偿服务,使得当年购机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过三年的推广,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