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寻源:古六大茶山芬芳之旅【转】
我对云南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曾经在云南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异乡人,我对云南的一切,既熟悉又新鲜。我怀念着那些吃着云南过桥米线的日子,怀念着那些听着云南花灯小调的日子,怀念着那些喝着云南普洱 茶的悠闲惬意的时光。
不知不觉中,普洱 茶成为了云南人的最爱。不知不觉中,普洱 茶也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爱喝生茶,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青饼”。因为青饼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我觉得,青饼就像是素面朝天的少女,清纯而动人。而熟饼,也就是人工发酵后的茶,就像未婚的少妇,脂粉气太重,有时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打扮之后,你根本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
那些出自于古六大茶山的手工茶,尤其是我的最爱。每当收进一批好茶,我都会与它们单独呆上一段时间。那些茶,百花的芬芳聚集在每一片叶子上,那一阵阵逼人的茶气,在笋壳里隐而不发。他们与人沟通的愿望,并不是那么强烈。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懂茶的人,他们可以等你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古六大茶山中的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香型。你只有与它们亲密接触以后,才能知晓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古六大茶山都在西双版纳境内,一座在景洪市,另五座在勐腊县。“勐腊”这个名字很有点意思,这是傣语的发音,“勐”的意思是地方,“腊”的意思是茶树,整个意思就是生长茶树的地方。在西双版纳,布朗族、基诺族也把茶树称为“腊”。布朗族和基诺族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这六座茶山在当地茶农中有个顺口溜,叫做:一悠乐,二革登,三莽枝,四倚邦,五曼庄,六曼撒。我怎么都读不顺口,也许这得按当地土话发音才能念得顺口吧。
在景洪市境内的是悠乐山。悠乐山即基诺山,为基诺族世居地,不管从产量还是规模,都居六大茶山之首。曼撒茶山属勐腊县的易武镇,明清时期,有大批外省人及云南石屏人来此种茶、采茶。现在许多闻名的大茶庄、大茶号,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普洱 茶能有今天的影响,跟这些前赴后继的外地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中有的见过世面,有的饱读诗书,他们跟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婚、通商,把文化和商业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边陲茶山。另四座茶山革登、莽枝、倚邦、曼庄都在勐腊县的象明乡。这四座大山与曼撒几乎是相连着的,他们就像你伸开巴掌后看到的五根手指,各自生长,又各有特色。
倚邦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茶山。几十年前,毛主席曾说过我们这批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倚邦也曾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并且我到达倚邦老街上的时候,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照在古道两旁的小平房上。迎面而来的是清朝在此设的茶官土把总曹当斋的府宅废墟。土把总是多大的官我不大清楚,估计正五品还是有的吧。几块圆的石墩子坚定地立在地面上,相互间的距离都不窄,看得出当时的场面颇为宏大。现在,废墟上,有一匹马和它的毛驴正在安静地做爱,有一头小骡子在边上自顾自地打盹,一切都显得那么地从容。顺着街道往前走,一位缠过足的老太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