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浓后普洱时代
2006年至2007年间,以“能喝的古董”为卖点,普洱 茶茶价一路“非理性”攀升,“一克普洱 一克金”,普洱 茶的财富故事,水银泻地般在坊间流传。
黄刚认为,人们关注2007年的那次普洱 热并不是因为它“热”了,而是因为它的暴跌:“普洱 茶冷了几十年,后来人们发现普洱 茶的好处,经过陈化以后,老茶是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自此,人们开始关注它,这个时候发现它少了,又开始追捧它。本来追捧的是老茶,结果新茶的价格也涨上去了,但是新茶资源巨大,一年10万吨的产量,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这样泡沫就出来了。”
文化缺失、人为炒作、消费者非理性地追捧……成为上一个普洱 热潮崩盘、跳水、泡沫、缩水的最终解释,很多专家认为,现在的普洱 茶市场,是“后普洱 时代”。
李启华对记者说,其实,对普洱 茶市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建国以后,从普洱 茶复兴开始,它平均每年在以15%的升值空间保持着平稳的态势,而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它提前预支了今后十年甚至更多的增幅,价格以非常规状态暴涨。经过2007年和2008年的市场盘整,今年的价格才有所“回暖”。即使是这样,现在的普洱 新茶平均价格也要高于它飞升之前的2002年市场均价。很多专家表示,后普洱 时代,价值回归到了原来的水平。
投资:后普洱 时代的投资方向
大卫霍夫曼显然对中国的后普洱 时代充满信心,他正在打算在加利福尼亚开一个高档茶叶店,将成为美国普洱 迷们的聚会场所,也是他收藏悠久年份的普洱 茶展柜,他还振振有词地拒绝了前来“送钱”的买家:“不是所有产自中国的普洱 茶都能买卖。”
面对后普洱 时代,爱茶之人又应该如何取舍呢?李启华说,如果说到普洱 茶的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就好像是在炒股票,那么多支股,是不是你每一个都要买呢,必须要有取舍,后普洱 茶时代的投资也是如此。”
老茶:有钱人的游戏
黄刚的观点,几乎得到了所有普洱 茶专家和茶商的认同:2007年的暴跌,跌下来的是新茶,老茶非但没有下跌,因为本来稀缺的市场存量将会越来越少,反而每年都在以很高的幅度增长。“举个例子,我很珍贵的老茶几乎是不卖的,很显然,如果我以某一个自认为合理的价格出售,如果我再想以同等的价格花钱把它买回来,那就不可能了。”
在黄刚看来,普洱 老茶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庞大金字塔顶上的那一小圈人。”
李启华说,不是所有老茶都值得收藏和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它的仓储条件。正如黄刚所说,普洱 茶的精髓就在于它随着不同的仓储条件和仓储环境发生的变化,最好选购仓储条件好的。郭浩然建议,投资者如果自己不是这方面的行家,最好找懂行的朋友一起参谋。
其次,老茶也要关注品牌,“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出身,可能是贵族,也可能是平民。当然贵族的普洱 茶要高于‘平民’的。”李启华说,同样是一个级别的老茶,一个出自老字号厂家,一个是普通的小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