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茶诗的丰富性|古代茶诗鉴赏
安处是吾乡”的超脱。
《九日寻臻 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写诗人饮茶之后,尘心全无,只想泛一叶扁舟寻禅访道的超脱之意,是一种了无挂碍的心理状态。“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更以一种安闲的心态,超然旷达的情怀忘却尘世的风波和政途的坎坷,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恬适。苏轼借茶淡忘政治斗争和仕途失遇所带来的痛苦,在饮茶中忘却尘世,在参禅中体悟世事如梦似幻,摆脱了外在环境的役使,看透了世间名利和倾轧,便可以超然自得,物我两忘。
苏轼一生坎坷,甚至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他却从不妥协气馁,以豁达的心胸坦然面对世俗的困苦艰辛。诗人用诗歌和人生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从茶、泉中得出的人生感悟,秉承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超越虚无的功名利禄,从而启迪来者,能超越人类肉体的局限性,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在世俗苦海中洒脱旷达、乐观怡然,随缘自适。
苏轼的茶诗内容丰富,无论是种茶、煮茶,还是品茶、咏茶,无不是“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并且以茶安命,体现了苏轼独特的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陆羽:《茶经》,《四库全书》,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杨蓓蓓,女,1981―,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
浅谈苏轼茶诗的丰富性
古代茶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