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起点访普洱
,六大茶山称号有所更动,以易武为主要重镇(当时称之镇越县),次为曼撒、蛮砖、革登、倚邦、攸乐,易武便成为了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的出发地。易武茶叶生产的鼎盛时期,六大茶山的茶叶曾有70%在这里集散。易武东面与老挝接壤,位于茶马古道最南端,世居汉、傣、彝、瑶等民族。经易武向外运输茶叶的线路包括向北至思茅、昆明,向西南入藏,向南至泰国以及向东南至老挝等。
目前,易武尚存数段大约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铺就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总长二十余公里。易武当今留下的比较具有知名度的茶庄,有“同庆号”、“同昌号”、“车顺号”等,近年更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手工作坊开动起来。
来到真正的古茶园,古茶树原来可以长到一人多高,需要搭梯才能爬到树顶。往山里走,那些东一窝西一片,被灌木和高大乔木围住的缓坡地里的茶树,都是古茶树。它们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四五百年,更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可达二三十米高。当地人把这些古茶园产出的茶称为“荒地茶”。所谓荒地茶,指的是长期被丢荒的茶园,由于茶叶经营由盛而衰,这些茶园被荒弃多年。正是因为没有经过精心照料,古茶树在幽幽的密林中自然生长、尽情舒展,尽收山中精华,泡得茶来才会味浓香沉、回味悠长。而那些把山坡一层一层围住的茶园,茶树经过精心修剪都是齐腰一般高,一望而知是近年种植的,当地称之为“台地茶”。凭借易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台地茶的质量和产量也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古茶树深藏密林,产量有限,便物以稀缺而珍贵,尤为推崇自然的现代人所追逐了。来自:户外探险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