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兼议弘扬普洱茶文化
团随船带来礼物19项(地球仪、天文钟、聚光镜、战舰模型,铜炮、火枪、马车、玻璃彩灯、金钱毯、毛料等)作贺寿礼,以图皇帝欢心,打通关节,1793年(乾隆58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署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乾隆帝婉言不准所请,不予同意,但礼尚往来,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 茶、女儿茶和(普洱 )茶膏。按清朝礼例每次接见或宴请,参观、看戏,都要赠送礼物。称为“赏赐”,每次每人一份。现将其中三次回赠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礼品摘录如下:
一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普洱 茶8团、六安茶8瓶、武夷茶4瓶、茶膏4匣。
一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茶.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普洱 茶40团、茶膏5匣,武夷茶l0瓶、六安茶10瓶。
一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 茶40团。茶膏5匣,武夷茶10瓶、六安茶10瓶。
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戛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我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普洱 茶124团,女儿茶34个,(普洱 )茶膏26匣,砖茶28块,六安茶48瓶、武夷茶24瓶,还有未列茶名的“茶叶”32瓶。
每次赠送国礼,便由清朝“军机处”逐人逐项开列详细清单,呈送皇帝阅批后送给。
这批清朝礼品茶的计数单位,普洱 茶称“团”,女儿茶称“个”。茶膏称“匣”,此与思茅采办的贡茶单位称谓相符合,是思茅进贡清宫的贡茶无疑。
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仍有普洱 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1963年l0月23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北京茶厂见到这批陈年贡茶实物。普饵团茶大者为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型的。我曾选了一个大的普洱 团茶用磅秤称了一下,重量为市秤5斤半,当是清代5斤重的团茶(清代老秤一斤合596,62克)。这种团茶形状似人头,对照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普洱 茶有“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的记载相符合。
故宫这批贡茶,同时处理的还见有类似现代的白毫银针茶(全是白毛长芽头)、烘青茶(当是六安茶)、长方形的黑砖茶(较今茶砖为薄)等。我曾取回少量样品试泡,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60年代初期,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 团茶,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我于1992年11月13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偶遇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曾询问故宫贡茶事,据告普洱 团茶、茶膏等仍留有样品,故宫茶库遗存的普洱 贡茶,不知是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遗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