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品茶拾趣|俄罗斯茶文化
一般人认为,俄罗斯人全都“嗜酒如命”,其实,这种说法严重失真。如果说俄罗斯人“嗜茶如命”,这倒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在俄罗斯,不论男女老幼,也不分晨昼晚夜,茶乃“紧随之物”。据学者考证,在全世界,人均用茶量之多,一日内喝茶密度之大,当首推俄罗斯和英国。
以寒冷著称的俄罗斯还能产茶。有一次,我在俄罗斯的“南方之都”索契参观,主人让我去看一下郊区的茶园。车子开出十多公里后,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千千万万棵齐腰高的茶树,海洋般的嫩绿在小山岗上一望无际,我误以为自己又来到了杭州郊外的梅花坞茶园。茶园主告诉我,第一棵茶树是在19世纪末,由一名广东人传到巴统市(今在格鲁吉亚境内)的,而此地离索契不过二三百公里。
“恰—伊”之根在中国
“茶”的俄文名称为“”,其音为“恰—伊”,与“茶—叶”发音也相近,可见在俄罗斯人心目中,茶之“根”不在别处,而在中国。至于茶叶是何时传入俄国的,史界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始于1618年(明万历46年),中国钦差经过长途跋涉后到达莫斯科,带去了赠给俄皇的大量礼物,其中就有4木箱茶叶。100多年后,1727年(清雍正5年),中俄签订《恰克图互市条约》,晋商遂把茶叶北运至恰克图,与俄商进行易货贸易。最初,茶只是宫廷和贵族的饮品。我看过俄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上面讲到这样一种趣事:富人走王公贵族家仆人的“后门”,高价弄来已喝过的茶叶,冲上滚水再次“尝鲜”,以沾点“皇家瑞气”。大约又过了100年,这种饮品才传到了民间。
俄罗斯人喜饮红茶,但不称其为“红茶”,而跟英国人一样,称之为“黑茶”。究其原因,一是俄罗斯人所用的茶叶较粗,呈深褐色;二是他们习惯用开水兑茶汁喝,而茶汁也呈深褐色。
俄罗斯的“茶道”
在俄罗斯,茶的喝法虽无“日式茶道”之玄妙精细,也并非无“道”可循,下面介绍几个最传统的“俄式”喝茶法。
其一是,俄罗斯人喝茶时,必须带“甜”,有“无甜不是茶”的说法:往茶里放果酱、糖块、蜂蜜,常常还伴吃饼干、蛋糕、糖果。你要是参加俄罗斯人家里的小聚,告别时如能道一声“谢谢糖茶”!女主人一定会很高兴的,夸你懂得俄罗斯的茶道。
其二是,先用茶炊煮水,待水滚开后,在小瓷壶里将茶叶冲成很浓的茶汁,接着兑上三四倍的开水再喝。茶炊内的水,必须老是咕嘟咕嘟地滚开不停的。
其三是,将茶炊、茶壶、茶碗及相关器皿,放置在1/3平方米见方的桌上,桌上一定得铺桌布,而且在茶碗下面,还须垫上与桌布配套的餐巾。
其四是,茶不用碗,而用碟子喝。在俄罗斯中、南部的一些农村,至今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