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品茶拾趣|俄罗斯茶文化
着这种喝法。在肖洛霍夫写的《静静的顿河》中,曾见到这样的描写:几个哥萨克聚在一起,人人把左手掌平放,上面托着个碟子,先用勺子将一口蜂蜜放入口中含着,然后再把嘴贴着碟边,带着响声一口一口地咂着喝,如此这般,就着小甜点咂上好几回,个个张大嘴称爽。
其五是,“下午茶”雷打不动。我初到莫斯科时,有一次下午4时许,到外交人员服务局办事,正好赶上“下午茶”,只见办公室里七八个人,个个端着茶碗,边喝边吃点心边聊大天,他们还邀我参加其“茶聚”。这个程序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这期间,一切公事都免谈。
以“貌”取人的“自煮炉”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名句:“茶炊代表着一家之安宁与祥和,更是兴味盎然的催化剂。”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中,茶炊是位“常客”。在人声鼎沸的小酒馆里,在王公贵族的深宅大院内,在平民百姓的陋室中,都可以看到摆在中心位置的茶炊,听到在那“全民喜爱之器皿”里闹腾腾的沸水响声。
茶炊的俄文为,直义为“自煮器”,我们的翻译前辈将其译为“茶炊”。对于俄式茶炊的起源,说法不一,或来自波斯,或出于法兰西,或产于本地。茶炊的用途其实很单一,就是烧开水用来冲茶。
我参观过一个俄罗斯茶炊私家藏品展,茶炊造型变化多端。就拿“炊耳”来说吧,在参观过程中,我才看见两名小女神背靠着背,挺着小肚子硬撑着的,又见到两个小金发女郎微微趴着,诡秘地面面相对的。“炊脚”也很奇特:有两只小鸡腿的,也有三条大弯脚的,还有四只小鸭爪子的。“炊顶”和茶炊出水的龙头,则多用小动物造型:小鱼、小鸡、小海豚、小狮子……茶炊上的图案多为有规则的几何图形,有的是刻上去的(炊坯多为铜质),有的则采用波斯工艺,用大小槌子由里往外敲出来的。
我粗略地数了一下这个茶炊展的展品,共有六七十种,形状无奇不有:桶形、球形、蛋形、高脚杯形、心形、葱形……
俄罗斯茶炊的“孤品”多达五六百种,一小部分珍藏于冬宫博物馆的地库里,大部分则散藏在私人收藏家手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城市里,传统的茶炊已逐渐“退居二线”,让位于造型简单的电茶炊与茶壶,因此不少家庭在大多数时候,已将茶炊闲置起来,其珍品则作为工艺品被人收藏。但在新年除夕、俄历圣诞节、谢肉节、五月九日胜利节,在亲人或好友久别重逢时,人们还是要取出传统茶炊来,摆在餐桌的中心位置,一桌子人其乐融融,重新找回昔日的那种惬意。
俄罗斯有两位名字叫“亚历山大”的大诗人—普希金和布洛克,都为茶炊写过诗句,兹浅译后者写的几行:
忧伤无言而莫名,
思绪野马般低萦,
快端出家藏茶炊,
即刻燃亮起松明!
古老传统似可追,
企生命之不再累,
细静品茗之心灵,
盼忧伤化作轻灰!
俄罗斯人品茶拾趣
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