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管理|茶叶采摘标准
的主要依据。
收青时,单芽要看芽头的长短、粗细,一芽一叶初展要看芽叶是否完整,芽是否长于叶。一芽一叶要看所占比例,芽叶是否完整,芽与叶长度是否相当。
一芽二叶初展要看芽叶的顶芽是否含苞,一叶尚未开展,另一叶已经展开。匀度是指同批鲜叶的理化性状要求基本一致,凡品种混杂,老嫩大小混杂,雨、露水叶与无表面水的鲜叶混杂,都将影响制茶质量,验收时应考虑降级。
净度是指鲜叶中夹杂物的含量,凡鲜叶中含有茶果、老梗老叶、鳞片鱼叶以及非茶类的杂草、虫体虫卵、竹树枝、泥石等,均属不净,应将其拣剔后方可称重、记帐。鲜度,叶色光润是新鲜的象征,如鲜叶采下的时间过长,叶子失水过多变软,或因茶篓中装叶过多过紧,或者不洁净,导致鲜叶红变或被污染,应予降级处理。如果污染气味严重,应将这部分鲜叶报废。
符合验收标准的,给予恰当的定级,并称重、记帐。如果不符合要求的,则应责成采工拣剔,符合标准后才给予定级、称重、记帐。如果在茶场制茶厂进行鲜叶验收,鲜叶收青与茶厂的储青间应该隔离开,保证采茶人员交完鲜叶后,不经过储青场所,为茶厂清洁生产创造条件。
每天收青结束,收青人员应将鲜叶验收情况向企业负责人和茶厂、工区一并汇报,并对提高鲜叶采摘质量提出相应意见,提请工区采茶带队人员注意。
5、鲜叶储运
这里指的是鲜叶在采摘后到制茶厂加工前的存放和运输。每个采茶工区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抵制茶厂,基本上做到随采随运,如果距离较远,可以先行收青,作短暂存放,有一定数量立即运走。
控制鲜叶储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是做好本环节工作的主要目的。鲜叶从茶树上采下后,失水加快,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质分解加快,会降低茶叶品质;鲜叶离体后,多酚类化合物的不断氧化导致鲜叶红变,鲜叶的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量热量,导致茶叶升温变质;在堆积过厚、挤压的情况下,氧气供应不足,而造成无氧呼吸,还会导致叶层内部产生酒精味和酸馊气,甚至完全劣变成为废品。
因此,在鲜叶储运中应避免堆积过厚,盛装鲜叶的器具应为竹制篓、筐,筐内鲜叶厚度保持20厘米左右。在装车运送时,应将篓、筐分层堆放装运,堆层不宜太高,保持篓、筐中鲜叶的通风透气。
要注意保持鲜叶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最好备有专职的鲜叶运输车辆。车箱内不得有异常气味,更不能与农药、化肥混装。同时备有防雨、防晒的蓬布,防止鲜叶日晒雨淋。千万不能使用布袋、蛇皮袋、塑料薄膜袋等软包装器具盛装鲜叶。人工运送鲜叶应用竹篓盛装,保持鲜叶不被污染。
茶叶采摘管理
茶叶采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