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故事
普洱 的故事
现今,普洱 已经成为原来思茅府的名称,原来的普洱 已经改为宁洱
普洱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 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普洱 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是为普洱 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洱 茶,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 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普洱 府志》记载:“普洱 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 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期以普洱 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 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增加了普洱 茶的出口远销,普洱 茶马古道随兴旺,现今还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马古道,1.5米宽,断续数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断续30公里;普洱 茶庵塘茶马古道,残存12.5公里,石上马蹄印,记录下了当年运茶马帮的历史。
普洱 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 集散,因而得名。普洱 县城又作普洱 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 ”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