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打响凉茶保卫战
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广东凉茶的产销量已起过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今年,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南非设立生产基地,生产推广“白云山凉茶”,广东凉茶企业首次走出国门。在广东凉茶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外来品牌大举进军湛江市场,占领了半壁江山。湛江本地凉茶该如何跟上发展潮流,打出自己的品牌,占领市场呢? 外来品牌大举入侵 据《湛江日报》报道,目前湛江市区大约有几十间凉茶店,其中徐其修、不二碗、广西瑶山等外来品牌就占了大半江山。据某凉茶店老板介绍,一些外来大品牌的凉茶连锁店审批很严格,装修要统一格调,店内的卫生和设施等要求很严格,总公司经常来到连锁店抽查,防止连锁店偷工减料。他们往往选择在人流多的地方开店,十来平方的小店,营业额一般一天为200多元,好的时候一天达到400多元。 记者在市场上发现,本地凉茶铺凉茶的价格从0.5元到2元不等,但外地一些大品牌凉茶价格普通的都在3、4元,比本地凉茶高不少,但人们对品牌的信赖度还是使得这些价格高、附加值高凉茶受到欢迎。 本土凉茶举步维艰 日前,广东35家凉茶企业的131个凉茶秘方及专用术语已经对外公示,有望在今年被补充认定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但令人遗憾的是,继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首批“老字号”企业评选中被“剃光头”后,湛江凉茶企业再次一无所获。 记得前些年,在市区的一些公交车站台上还可以经常看到拾爹、八爹等本土品牌的广告,但如今在本地能叫得响的品牌已经所剩无几。目前大部分湛江凉茶铺都是以祖传自制的凉茶配方在生产销售凉茶,但他们仅以“卖出多少算多少”为经营目标,缺少品牌经营意识。在霞山步行街附近一本地凉茶铺,老板告诉记者,以前的生意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凉茶铺不是很多,而且湛江也拥有比较悠久的凉茶历史和深厚的凉茶文化。但随着外来大品牌的进入,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这样下去,越来越多的本地凉茶将“扛不住”了,迟早面临关门。 湛江凉茶应另辟蹊径 在一片“喊苦”声中,湛江本地某著名凉茶企业投资数百万元引进的生产线已经于7月中旬投入使用,湛江首批本地凉茶易拉罐产品(包括无糖凉茶和龟苓膏)正式下线并销往全国,每分钟可生产50罐左右。流水线批量生产、加强包装和广铺销售网络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湛江凉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给湛江凉茶行业带来了一些惊喜和启示。 业内人士认为,本地凉茶企业应该改变经营模式,有条件的也可以自行引进的生产线制造罐装凉茶饮料,也可以和本地药厂合作,生产板蓝根颗粒和夏桑菊颗粒等凉茶颗粒冲剂,实现凉茶产品多样化,大力拓展外地凉茶市场,使湛江凉茶走向全国。 用现代经营理念打响湛江品牌 广东大概有1000个凉茶品牌,其中包含批量生产凉茶颗粒的药厂和罐装饮料的企业,但大多数还是自个儿制茶的传统单体凉茶店。业内人士表示,广东凉茶现在的格局是处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