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周抚民的铁观音情怀|铁观音书画
一壶清茶沁心脾,茶与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源远流长,变化千端。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身心,这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周抚民老师在品饮安溪珍田阁茶厂传统正味铁观音后,以一种浪人情怀,“以茶代酒”、“吃茶去”“茶禅一味”“以茶会友”感悟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写下“吟竹诗含翠,画梅笔带香”让铁观音茶乡人谬赞。
安溪铁观音素有清香和浓香之分。清香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而浓香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的,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当然,安溪铁观音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周抚民老师在品味安溪珍田阁茶厂高品位“皇赐”清香铁观音和浓香“珍田阁”铁观音后,就把书法家的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了灵感,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心灵 自然 天人合一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热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书法大家颜真卿在《春夜啜茶联句》诗中有云:“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清言。” 表现的是当时文人墨客相约同饮、品茗谈艺的饮茶风尚。清幽雅致的客观环境,它往往令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中国著名书法教育家周抚民老师远在古都西安,为了身心在茶香和墨香中陶醉和徜徉,不辞劳辛,千里迢迢奔赴铁观音故乡安溪采风。而对于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周老师在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的陪同下品茶论道,以“以茶代酒”、“陆纳杖侄”“以茶会友” 等佳话及茶与佛教结合而逐渐显现出朴素、廉洁、宁静、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而共勉,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就像周抚民老师为珍田阁茶厂写的“气腹韵味,浓香持久”一样,安溪铁观音和书法因为茶香和墨香清香宜人、荡气回肠。
书为国粹,茶乃国饮。安溪铁观音茶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书法是“师法自然”的。茶从种植、炮制、包装、饮用,带着自然生态的本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产生了茶道、茶艺,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笔墨纸砚都是自然天成和手工制作的,在书写以后,使中国文化得到升华。两者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互相关联影响。不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