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历史年表:普洱茶大记事
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在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是这时对云南普洱 茶最为翔实的记述。
1799年(清仁宗嘉庆四年)
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 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普洱 茶产销处于极盛时期。
1807年(清仁宗嘉庆十二年)
师范在这年撰刊的《滇系?异产》载:“普洱 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较胜。”
1825年(清宣宗道光五年)
阮福《普洱 茶记》上有“普洱 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这是第一篇详细记述普洱 茶的文献。
1838年(清宣宗道光十八年)
云南勐腊易武茶商张应兆和全寨人在原石屏会馆关帝庙右侧竖立“茶案碑”,石碑文一千一百四十二字,记载张应兆、胡邦有上诉易武土官,要求减轻茶税,土官不予采纳,还对张的两个儿子监禁虐待。张又约吕文彩上控易武土官,引起普洱 府重视,黄主讯断了全案,谕易武土官“听其民便,不得苛索。”并提高了茶价,减少了茶税。为了不使易武土官滥派茶税,或日久复辙,张应兆便在易武立了一块“断案碑”。
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
《德宗实录》载,六月云贵总督崧蕃甘奏,“思茅开设洋关,厘务减色,请将所产普茶,照本省土药抽收地厘金,以顾滇饷。”
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
1912年(民国元年)
1916年(民国五年)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佛海成立“可以兴茶庄”
1925年,
周文卿在佛海(今勐海)正式成立“可以兴茶庄”,开始以家庭成员为主,只收购散茶,运出思茅销售。1927年制成圆茶、砖茶、沱茶,用笋叶和竹筐包装,销往藏族地区。
1928年试销香港,销路较好。
1932年,加入“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公司年出口茶叶数量在2万多驮。
1941年,可以兴茶庄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而被迫停产。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前身),于12月16日正式成立。办公地址设在昆明威远街208号。缪嘉铭为董事长,郑鹤春为经理。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