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简介——第四章 有机茶园病虫害的控制
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有机茶园应首先向生态环境较复杂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新植茶园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农家肥、沤肥、堆肥、枯饼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茶跗线螨、茶橙瘿螨、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为害,同时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人土觅食;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则是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天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峰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集中处理。
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部份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4)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树害虫,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自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 ,病毒用于防治茶尺蠖、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幼虫,真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