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的三项主要技术环节|茶叶制作工艺
茶叶采摘涉及的面广,技术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技术环节是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三项。
1.留叶采
要多采,就必须在采的同时,在树冠上留有一定数量的叶子,它的重要意义,已如前所述。它的内容包括留叶时期,留叶数量和留叶方法三个方面。
(1)留叶时期树那一个季节留叶为好,这是与树本身生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综合以往的有关试验研究表明,留叶对当季和下季产量有一定影响,对隔季产量才有促进作用。因此,春留叶有利于秋季增产,秋季留叶有利于春夏,尤其是夏的增产。这是因为留叶的当季,不仅因留叶而减少了产量,而且留下了新叶在生长成熟定型之前,它的消耗总是大于积累的,尽管叶面积增加了,而实际可用于新梢萌发的营养物质却相对减少了,因而对下季的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所在杭州地区留叶时期试验测定结果表时,在留一叶采的情况下,龙井群体种复壮树,夏季留叶要比春季和秋季留叶增产5%左右,但从产量的相地增长率来分析,秋季留叶似乎更为有利。
鸠坑种园上进行的采剪结合技术试验结果也表明,留叶时期以夏秋为好。
夏季或早秋留叶有利于全年增产,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区气温高,留叶后叶片成熟快,生理机能也最活跃,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可为翌年春的增产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具体在什么时候留叶为好,还应视各地的气候条件和树生育状况而定。我国大部分区,春季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当,并有根部贮藏物质的大量供应,新梢发得多,持嫩性强,能采较多的优质叶,以采为主的成龄树,要多采叶少留叶,一般在春后期,夏季或早秋留叶。而以培养树冠为主的幼龄树和更新复壮村,则应以春季多留叶为好,因为旺盛生长的春梢,更有利于树冠的培养。并视春季留叶状况,再在夏季适当留叶,以补春季留叶的不足。
(2)留叶数量树在年周期中,留叶过多过少,都是不适宜的。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多留叶,虽可使树树冠长得高大广阔,但也导致了蓬郁闭,叶片上下重叠,特别是中下层叶子的光合强度大大削弱,分枝少,发芽稀,果多,因而经济产量反较低。反之,如留叶过少,尽管在短期内可促使早发芽,多发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同化面积小,光合产物少,使树呈饥饿状态,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平衡遭到破坏,生理机能逐渐衰退,根系和枝干不断枯死和缩小,产量急剧下降,树未老先衰。
树留叶的多少,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据六十年代研究结果,壮龄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为3-4,而老年村在3左右,产量较高。开采不久的青年树,叶产量有随叶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据杭州叶试验场1978年的测定,杭州地区的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