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代对普洱茶最早最全记载资料
主编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从1938~1990年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历程。
1994年
8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市联合召开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有7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265位茶界人士参加。
8月30日,由下关茶厂、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经省体改委批准,“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在下关茶厂挂牌成立。
1998年12月,经大理州政府批准,以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以大理州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和南涧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子公司,组建“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
12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 茶学会创会会长邓时海著《普洱 茶》由台湾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发行。2004年4月,云南科技出版社再版。
1996年
11月12日~17日,思茅地区召开哀牢山古茶对考察论证会,邀请10位专家学者到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考察、论证。其中最古老的一棵茶树树龄2700年,树基部直径1.2米,树高25.5米,树幅22米。
1997年
2月28日
第二届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澜沧县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海内外专家学者56人,提交论文20篇,会上交流了11篇。全体与会者实地考察研讨了景迈万亩古茶林。
4月8日,我国首套《茶》邮票在全国发行。全套邮票4枚:《茶树》(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茶圣》(陆羽)、《茶器》(唐代鎏金银茶碾)、《茶会》(明代《惠山茶会图》)。澜沧邦崴古茶树为第1枚,面值50分。这套邮票由任宇设计。
2000年
7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注册使用。
8月8日,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在昆明市金实小区南门隆重开业。这是经云南省商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云市办[2000]005号文件批准,由云南省思佳工贸有限公司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省级大型茶叶专业市场。
2001年
2月28日,普洱 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普洱 茶公司内隆重成立。原外贸公司经理赵华琼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月8日~11日,思茅市在镇沅县举行第三届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63人,提交论文22篇。会议通过了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保护倡议书。
2002年
3月25日~4月5日,应台湾中华茶联合促进会原会长黄文基的邀请,以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苏芳华为团长的云南茶文化考察团一行15人到台湾进行普洱 茶文化考察和交流活动。
6月3日~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云南省茶业协会主办的2002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洪市隆重举行。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中国大陆15个省、市、自治区的19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上通过了对《中国普洱 茶原产地区域论证意见》。会上,苏芳华主编的《二OO二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24日~2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思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茶城——思茅茶文化研讨会”在思茅市召开,参会的30多名国内专家、学者审议通过了思茅市人民政府提交的《中国茶城建设初步设想》。会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授予思茅市为“中国茶城”称号。
11月17日~18日,由云南省茶业协会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举办的“云南古茶园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座谈会”在勐腊县勐仑植物园召开。
11月24日,在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中,云南古普洱 茶公司的宫廷普洱 茶荣获“普洱 茶王”称号。100g宫廷普洱 茶王拍卖了16万元。
2003年
1月,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 茶文化新探》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括了第二、三届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和2002中国普洱 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2年9月“中国茶城(思茅市)茶文化研讨会”部分论文。
3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云南普洱 茶地方标准》。这是云南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
2004年
2月,中国普洱 茶研究院在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基础上成立,院长杨柳霞。
3月,周红杰主编的《云南普洱 茶》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云南普洱 茶的专著。
11月11日,由临沧市人民政府茶叶办公室、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临沧首届大友杯普洱 茶神农奖公开赛”,评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质奖八名。
12月19日,云南科技出版社与云南省茶叶商会共同在云茶大酒店召开“什么是普洱 茶”专家座谈会。20位专家针对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普洱 茶认识的现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05年
2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主编的《云南普洱 茶》(春)出版发行。
3月27日~30日,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 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隆重举行。会上,张顺高主编的《中国云南古茶山?茶文化研究(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 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了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为主题的《勐仑宣言》。
4月,张孙民主编的《普洱 茶源》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28日~30日,由思茅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普洱 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 茶嘉年会、云南首届普洱 茶交易会”在云南思茅举行。
4月26日,第七届中国普洱 茶叶节评出了10名首届“全球普洱 茶十大杰出人物”。他们是:香港的白水清、何景成,法国甘浦尔,台湾石昆牧,陕西纪晓明,韩国姜育发和云南罗乃炘、周红杰、张宝三、黄桂枢。
5月1日,由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 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出发活动正式在普洱 县举行,主办方共有120匹马,驮有224筐14420片普洱 茶,于5月1日由普洱 出发,途径成都、西安、太原、河北五省的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10月27日返回昆明。
6月16日,由云南六大茶山茶叶公司为广东芳村茶叶城开业志庆制作,由广州市锦桂房地产开发公司收藏的重3.6吨,直径3.28米,厚0.375米的巨型普洱 茶饼落户广州芳村茶叶城。此饼已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6月16日,应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芳村茶叶市场邀请,由省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田世云、副会长苏芳华、秘书长丁启祥带队,包括阮殿蓉、周红杰、张俊、曾云荣、何仕华、杨行吉、邹炳良、吴启英、黄桂枢等12名普洱 茶专家宣讲团,赴广州出席为期两天的“谈古论今话普洱 ”大型茶文化活动,向广州市民宣讲普洱 茶。
7月31日,全国首个以普洱 茶为经营内容的茶叶城在广州芳村开业,占地2万多平方米,百余家大小茶商云集其中。
8月,邓时海、耿建兴著《普洱 茶续》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13日,首座普洱 茶都落户京城马连道茶城。这是思茅市和北京市宣武区政府联合建立的“普洱 茶都”,经营的茶商有100多家,经营普洱 茶品种有400多个。这是我国首家以普洱 茶为主体的茶叶展示交易中心。
10月15日,云南马帮进京文化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了“希望工程云南普洱 茶慈善拍卖”。著名电影、电视明星张国立捐出委托马帮经4000公里驮到北京的9999号普洱 茶,7饼共拍得160万元高价。
10月28日,全国首家普洱 茶品质检测中心在云南云药实验室挂牌成立。这是专门从事普洱 研究与开发和普洱 茶品质检测分析的机构。
10月31日,国家商标局向云南普洱 茶叶协会颁发了《普洱 茶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证》。
11月10日“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在勐海县拉开帷幕。这支由99匹马组成的马帮,共有13名女子马锅头,他们赶着驮运普洱 茶的99匹马,沿滇藏茶马古道挺进西藏。
12月,王美津主编的《普洱 茶?经典文选》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年
2月12日,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北京亚视星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由勐腊县易武镇出发,99匹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运普洱 茶经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九省一市76县,7月到达北京。
3月,詹英佩著《中国普洱 茶六大茶山》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8日,云南普洱 茶叶协会在普洱 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宣告成立。
4月9日,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 茶学院和云南普洱 茶研究院挂牌仪式在云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4月30日~5月2日,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在临翔区举行。
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6《普洱 茶》和DB53/T171-173-2006《普洱 茶综合标准》。
9月22日~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云南普洱 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云南茶叶市场隆重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云南首届普洱 茶茶王评选活动”,评出普洱 生茶饼、砖、沱;普洱 熟茶饼、砖、沱和宫廷普洱 茶七个茶王。澜沧古茶有限公司的宫廷普洱 散茶100克拍卖了22万元。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