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水仙茶文化|漳平水仙茶历史
上被评为一等品(在茶品广告单的宣传内容中也提到了“泰昌茶品制造精良,各种名茶早已驰名中外,在各处展览会上多次得奖”),由此可见泰昌茶品得到了当时官方的一致认可、支持与扶持。在茶品宣传广告单中,可以清晰可见陆续得到了当时宁洋县正堂戴培基“香国同春”的题词,宁洋县知事吴锦“云胰妙品”的题词,福建省实业厅(相当于现在的农业厅)李厚恩厅长“余甘旧种”的题词(因茶品时在第三次国货陈列会上被评为一等品而题词)。由此可见,当时泰昌茶庄的茶品不仅得到社会群众的喜爱,同样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成为上层建筑人士、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外友人的推崇和喜爱,漳平水仙成为漳平(原宁洋)县的一个大品牌。
清末列强侵华,漳平(原宁洋县)的茶叶生产开始日趋衰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乱,海、陆交通受阻,外销不畅,曾经红极一时的泰昌茶庄被迫歇业了,漳平(原宁洋县)的茶叶规模性发展也由此而受到了限制。
漳平水仙茶饼古色古香,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这些都因为其制作讲究,极具灵活性、艺术性。
首先,鲜叶必须是来自绿色无公害的茶树。这茶树都种在山高林密雾多无污染的山坡上,茶农们只用农家肥给茶树下肥。这里的茶农犹如茶树的保健医生,时不时给茶树松松土,整整形,洒洒水。茶季到了。人们总是挑选风和日丽的日子,从茶树上采摘露水刚刚风干的三片标准叶尖。茶青从山上运回农舍后,繁杂而神秘的制作过程开始了。
第一道工序叫“晾青”。这是让采下的茶叶重新“活”起来,制茶师傅们有个生动的比喻,说是让茶叶内部“走走水”。
接下来的是“晒青”。茶叶静静地躺着接受阳光,别看茶叶一地沉默无语,其实每分钟每秒钟都在起化学变化,都在酝酿着它的芳香。
最有技巧的“摇青”开始了。摇摇停停,停停摇摇,缓缓急急,前后四次。这种对茶叶的“蹂躏”过程,是进一步促进茶叶走水和发酵,一直摇到茶叶“红边绿肚”,散发出浓浓的花果香为止。
为了守住“摇”来的成果,必须借以烈火。这就是“杀青”工序了。“杀青”就像中国烹调一样讲究热锅快炒,锅多热,茶多少,翻几次,都有讲究。茶师傅们知道,这是茶叶色、香、味形成的关键。经过火的洗礼,茶叶逆来顺受,全没山里的一点脾气,服服贴贴地任人揉搓。这是“揉捻”,也就是给茶叶“美容造型”。几翻揉捻后,别具一格的工序开始了。看,用木模具压筑茶叶成型,而后包纸定型。别以为这是多么老土的工序,其实那正是独特茶香的脸谱,古老品牌的象征。
用纸包好的茶饼,此时进入最后一道工序:烘烤。正如中国菜讲究火候,烤茶更需要火候。静静地用炭火慢慢煨着,烤着,一缕缕浓浓的茶香,淡淡的茶味飘在烤房内外,吸引几十米远的过路人进房探问究竟,享受着一阵阵兰花香。
经过十几道生产出的水仙茶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除醒脑提神外,还兼有健胃通肠,排毒,去湿等功能,实属茶中极品,不可貌相。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正是这看似简陋包装的艺术品,民国初期便飘洋过海,大量出口香港、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在近年来的茶叶发展中,漳平市在传承、保留“漳平水仙”独特成分的同时,不断改进制作工艺,走品牌、标准发展之路。为探求低产水仙茶园最佳改造技术,在南洋乡北寮村、梧溪村、南洋村进行低产水仙茶园改造试点,通过50亩的试点推广到了5000多亩,通过培育茶业企业龙头带动,推广茶园连片整合、水仙茶新技术、新工艺,突出漳平水仙茶福建地方标准和标准化茶园建设。
中国现代茶业事业的开拓者,被列为继陆羽之后的当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的张天福先生2007年9月份到漳平时再度认为,漳平水仙茶品种在福建茶品种中算是极品:味香,适合做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等茶种。目前,漳平南洋、双洋等乡镇,水仙茶叶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实施科技兴茶战略,领先科技培育龙头企业。依托省农林大学技术优势,积极扶持茶叶龙头企业技改,同时开展水仙茶的新工艺研究,大力革新制茶工艺与设备,并做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示范推广,有力提高了全市茶叶科技水平,提升了“漳平水仙”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使产品更加适应市场、。漳平水仙主要产地为南洋乡,南洋乡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水仙茶乡”。漳平水仙品种鲜叶具有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容易发酵红变的特点,种植地方环境天然山林中,绝对零工业污染,漳平水仙茶经环境检测评估和茶叶抽检化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要求,经漳平市茶叶协会组织申报,日前已与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订了无公害标志使用协议。水仙茶饼古色古香,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天然水仙花香或兰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中国茶叶泰斗张天福老先生,曾为“漳平水仙”提笔写下“典清和静”。
1995年,水仙茶饼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多次在福建省茶叶评奖中获奖,并被收入《中国名茶录》。2000年7月,国内唯一乌龙茶类紧压茶--漳平水仙饼获国内先进水平,被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名优茶收藏陈列,曾在中国博览会、厦门“中日韩”国际文化交流会、省鉴评会获得13个金奖 。2006年 第四届“闽茶杯”名优茶鉴评会上,漳平水仙荣获第四届“闽茶杯”2006年名优茶特等奖。2007年 第七届广州茶文化博览会金奖。
实施名牌战略,紧紧围绕“优质、精品、名牌”为中心,靠优质闯市场,靠精品占市场,靠名牌扩市场。全力打造“漳平水仙”大品牌形象,一方面,通过举办“漳平水仙”茶王赛和品尝会,促进制茶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打造茶乡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下厦门、上福州举办“漳平水仙”推介会,全面提高名茶知名度。积极开展漳平水仙茶饼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域产品认定注册申报工作,充分发挥水仙茶饼的独特性、历史性、优越性。
今天,“漳平水仙”不再是“空谷幽兰”,不再是“深闺佳人”,而是穿着各式各样的精美的时装的清纯少女,给广大消费者带去了纯纯的、浓浓的乡村的芬芳。九鹏大地茶园绿,水仙飘香诱人来。走进茶乡,远山黛,近山青,到处可见连绵起伏的水仙茶园。到处可闻心人心肺的水仙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