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茶界名人
在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王泽农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中国茶学界公推出20世纪的十大茶学家。现据《中国科技专家传略》,摘录他们的生平事迹。
现将20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简介如下:
吴觉农(1897-1989)
吴觉农,浙江上虞人,著名茶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茶业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20年代发表《茶树原产地考》,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20世纪30年代与胡浩川合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和《祁红茶叶复兴计划》、与范和钧合著《中国茶业问题》等书,晚年还主编《茶经述评》和《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筹创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茶叶研究所,为发展我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当代“茶圣”。
胡浩川(1896-1972)
胡浩川,茶学家、制茶专家,中国现代茶业奠基人之一。参与筹建祁门茶叶改良场并任场长,致力于祁红品质的提高,促进“祁红”进入国际市场。与吴觉农合著《祁红茶叶复兴计划》、《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曾任复旦大学茶叶系主任和教授,培养了首批茶学高级人才。主持制订全国茶叶产销计划、茶叶收购加工和出口标准以及加工技术规程等,为中国茶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胡浩川,安徽省六安县人。1920年安徽省第一茶务讲习所。1921年赴日本静冈县农事试验场攻研茶叶生产技术。1924年学成回国后,曾任上海园林局技佐,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技士,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兼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皖赣办事处专员、中国茶叶公司总技师、皖南农林实验场场长等职。1941年10月至1943年5月,继吴觉农之后,受聘复旦大学茶叶组教授、茶叶专修科主任、茶叶研究室主任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参于筹建中国茶业公司,并担任总技师、技术室主任和计划处处长,主持制订全国茶叶产销计划、茶叶收购加工和出口标准以及加工技术规程等,为中国茶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从1956年起,任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茶叶总技师等职。1962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胡浩川毕生从事茶叶工作,革新我国茶叶产制技术,开拓机械茶业,早期对祁门红茶的发展上,业绩卓著。1933-1935年曾与吴觉农合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祁门茶叶复兴计划》等。1950-1951年,在中国茶业公司担任总技师期间,在杭州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制茶干部培训班,参加的茶叶技术干部265人,胡浩川任训练委员会主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早期茶业人才。他在讲习班上提出的红、绿茶精制程序,为日后精制机械化奠定了工艺基础。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