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一何美?来“不多堂”,醉在时光的陈香里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红泉 实习生禹丽丽 摄影 记者田超
导读
上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千两茶”、1959年安化第一批机制茯砖茶……
黑茶一何美?大文豪汤显祖的《茶马》诗之问,在12月10日长沙不多堂美术馆的“熊明瑞个人收藏黑茶展”,会给你答案。这里每一块黑茶都是一段见证安化黑茶兴衰变迁历史,让你醉在时光的陈香里。
这也是湖南首次个人黑茶收藏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10日。若你爱茶,可来一睹珍藏。
1、现场:
一块黑茶,一支悠扬的沧桑曲
上午10点,不多堂美术馆,各类无与伦比的黑茶与“福寿”根雕互为彰显,观展者在“啧啧”感叹声中流连忘返。
这一片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千两茶”。
“我跟它是有缘分的。”熊明瑞说,它本是安化一位75岁王姓老人家,年轻时为治疗婆婆支气管炎找一个老茶厂长要的,在家里放了半个世纪。2006年,熊明瑞准备在安化开黑茶典藏馆,老人专程找到他,“认为我是收藏黑茶的人,会永久保存。”
“千两茶采用纯手工制作,加工极为复杂,技术难度大,过程震撼人心——一一班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喊着韵调原始粗犷、节奏明快的民谣号子,进行踩制,直至成型,场面无比壮美!”熊明瑞眼中充满神采。
史载,唐代安化地区就出产黑茶,名为“渠江薄片”。在茶学界,称千两茶“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安化千两茶等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看,它截面碳化如泥,完全分不出茶叶和茶梗。有70多年历史,堪称‘绝品’。” 熊明瑞说,在时光的滴答里,你能感受到当年的壮美。
这一片是五十年代“千两茶”,也是从王姓老人处收藏而来。
这一块是1958年 ”机制茯砖黑茶”,是熊明瑞在2007年从时任“益阳茶厂”副厂长丁深根处收藏而来。
“世界上第一块机制茯砖茶就是诞生于安化。”熊明瑞说,历史上,黑茶砖生产都是“用木桶蒸茶、木盘压制”。
“1957年,第一块茯砖茶在安化试制成功。第二年,益阳茶厂从安化搬到益阳,这一块是它产的第一批机制茯砖茶。”熊明瑞十分自豪,“它的身上,是黑茶制作技术开创先河的印记。”
(图:熊明瑞说,这一块的碳化程度,比上个世纪40年代的都要深,已说不清是哪一年的了。)
(图:这是一块1977年的方砖。)
(图:这是1984年的样茶卡片。)
(图:这一块是“金峰茶厂”92年生产的“荷香茯砖“,是该厂现存最早的茯砖茶。)
(熊明瑞收藏的各类黑茶研发产品。)
2、“茶痴”熊明瑞
一壶醉春秋,愿家乡黑茶更多地走向世界
办展的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