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世界茶树原生地孕育的一朵奇葩|滇红文化
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其中又以滇西茶区为主,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4个州县,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又以临沦为滇红的核心产区,滇红产量的90%左右来自临沧。
这块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度27分附近。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个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全部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
凤庆县在滇西纵谷南部,境内山脉,属怒山、云岭两大山系。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年平均气温13~15摄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相对温度约70%。由于全县经济基本为农业,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的茶种。
凤庆茶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立了茶科所,在凤庆大叶群体种中继续寻找更优的植株。经过30多年的研究,陆续培育了“清水三号”、“凤庆九号”、“早春翠芽”、“探春银毫”,用于高档茶的生产。而培育一个优良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一种特殊“蜜糖香”被认为是滇红的独有气息,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拼配产生出玫瑰花香,则是目前最高品质滇红的标志符号。滇红的汤色橘红,通透明艳。如果用白瓷杯盛放,则看到茶汤边缘有一环金圈,茶水冷却后呈乳凝状,被称为“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质更优。
作为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更加浓烈、厚重,富有刺激性。尤其是以外销为主的红碎茶,口感;中击力强悍,需要牛奶调饮,很少用于清饮。别的红茶往往三泡之后味道就淡了,滇红可以冲六七泡都没问题,所谓“七碗至束昧”。
从凤庆县城到锦绣村不到5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一多半的路程穿行于浓雾中。路的尽头是一处名为香竹菁的小村寨,村子的山坡上有一棵被称为“茶祖”的古茶树。2003年2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蔡新亲自测量了茶树。树高10.2米,树幅11.1米×11.3米,树根周长5.67米,直径1.59米,要四五个人才能合围抱住。
古树的发现引起了生物学界广泛的注意。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教授,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树龄在3200年以上。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对香竹箐古茶树做了测定,认为树龄在3200~3500年。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龄最古老的茶树。
3200年――当这裸古树萌发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商朝末期。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古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