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茶制作工艺与工序
目前对藏茶认识的误区可以概括藏茶制作原料选择的误区,以及工艺与工序混淆的误区。
四川藏茶制作材料
一提到藏茶,很多人就以为是选用老梗茶做的,其实不然。真正好的藏茶,是不允许采摘芽茶,而让它自然生长到一芽三叶至一芽五叶,方为成熟好茶,其枝粗叶肥,内含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与老梗茶有很大的不同。
四川藏茶制作工艺与工序
四川藏茶制作工艺与工序是不同的,工艺是技艺的表现形式,是有技术含量的,是需要掌握的要领。从某种程度上说,工艺是品质的另一种称谓,通常说工艺很差,其实就是说品质很差。而工序则不同,工序实际上是必须经过的一道工作程序,工序只有基本操作规程,没有技术含量。工艺里包含工序,工序里不一定有工艺。至于程序,既无掌握要领的难度,也无流程经过之必须,全凭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对于一般喝茶人来说,并不需要专业的区分这两者,但仍然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雅安藏茶制作工艺,促进雅安藏茶的发展。
四川藏茶的制作工艺:炒茶、蒸茶、揉茶、发酵和烘茶五大工艺;四川藏茶的制作工序则是在五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选茶、拼配、蒸茶、成型和烘干。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工序还是有先后顺序的。
如果再细化,最完整的藏茶制作过程就应该是第一步采摘、洗茶、脱水、凉干,第二步炒茶、蒸茶、揉茶、发酵、烘茶,第三步选茶、拼配、蒸茶、成型、烘干,以及第四步包装、检验、入库、出厂。
有部分人对藏茶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概念也是模糊不清,如关堆、打吊、溜茶、倒包、分包、捆包、凉包等等。
关堆,是拼配的一种方法,就是将选定的多种茶按比例层层覆盖,形成四方形茶堆,四面用木板相夹,故称关堆,关堆没有技术性,不属于工艺,也不是必须的工序,就是一道简单的程序。
打吊,实际是称重,过去用的是杆秤,为方便使用,常常悬吊在横梁上,故称为打吊。溜茶,就是用脚踩揉茶,原理是通过滚动摩擦破坏茶叶表面组织,使人们在泡茶时内含物质能充分释放出来。
用脚踩溜茶,十分不雅,现在已经改用揉捻机揉茶,原理一样,效果一样,效率与品质却得到大大提高。倒包、分包、捆包、凉包等实际上都是包装工序的细分,现在已经不实用而逐步被淘汰。
如今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技艺的浓香型,武夷岩茶传统手工技艺也持续发热,人们在理解“传统”二字的时候太过片面,总认为过去的都是好的。但其实四川藏茶的制作工艺也在先辈们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改善,所以在传承的时候,要取其精华,也要有所创新,才能让四川藏茶保持独特的产品特征。
四川藏茶制作工艺与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