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茶:如何撬动百亿茶产业?
很难完成,渥堆翻动茶叶,全靠人工把握。现在都是80后、90后,也面临员工青黄不接的尴尬。
此外,全市青砖茶产业发展,在基地建设、企业改造升级、产品研发创新、营销市场开发、茶文化茶产品宣传、原料收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我市青砖茶产业快速发展。
锻造品牌,重振雄风
目前,黑茶、红茶消费需求强劲,量价齐涨,为青砖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把以赤壁为代表的湖北青砖茶打造成一张大名片。”省内业界呼声疾疾。
“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税收最高,产品市场范围最广,亚欧万里茶路上主销的茶就是青砖茶。” 长期从事砖茶研究的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定光平认为。
一组统计数据提供了佐证。到2015年底,咸宁青砖茶产量已超过4.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
定光平指出,鄂南青砖茶产业基础较好,目前砖茶产业发展势头很“猛”,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重规模,重效率,重产量,不重品质,不重视品相、品味、有机。对于咸宁青砖茶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品质,而品质的关键在于做砖茶的原料。
他建议,要对内严格地执行青砖茶的标准,提高目前青砖茶制作的标准。要尽快地打造出鄂南青砖茶的区域品牌。
市茶叶协会会长陈华表示,咸宁青砖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茶叶资源、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品质等方面已具备了成熟条件,目前欠缺的是品牌打造和销售拓展。
“ 在整合资源、打造公共品牌的问题上,不管是采取公共品牌、母子商标的模式,还是采取‘公共商标’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青砖茶’三个字叫响。”市特产局局长赵君武认为,咸宁青砖茶品牌建设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定名、整合和品质。在同一的公共品牌之下,将资源整合,统一包装、统一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清洁化、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