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茶|四川名茶
”。
公元1937年名山县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入会会员172人。
1958年名山县组织800余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并以净居庵为场部,建立了茶叶培植场。
1959年“蒙顶甘露”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成立“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1979年国营蒙山茶场李家光等人在蒙顶山中部海拔1400米处柴山岗娄子岩,发现四株千年古茶树。
1981年“蒙顶”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3年“蒙山茶场”改制为“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明确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2010年“蒙顶”获得了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蒙顶皇茶是唯一拥有蒙顶茶商标的公司。
生态环境
蒙顶茶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西部,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组成。诸峰相对,状若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
2000~2200mm,常细雨蒙蒙、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叶中合氮物质的形成,也增加了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茶素、维生素C的含量。
品质特点
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
制作工序
上乘的蒙顶皇茶,每年只采摘一季,从采摘到制作成成品,要经过十三重工序。
每年清明时节,采茶姑娘或提着茶蓝,穿行于茶林之间,开始采摘新茶。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雨、露水芽不采,病虫芽不采,芽叶长度都在1.5~2厘米之间,不够或超过长度的都不采,每个芽头必须由采茶姑娘用食指和拇指挟住从茶树上折下来,而绝不能用指甲去掐。如此采摘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斤成品茶约有茶芽4~5.5万个叶片。
每一盒蒙顶皇茶,在采摘之后,还要经过以下这样的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头揉→炒(烘)二青→摊凉→二揉→干燥(炒或烘)→做形提毫→烘干→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装箱入库。
这样精心制作的蒙山皇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黄亮,卷形茶紧、细、卷曲披毫,针形茶紧、细、圆、直、显毫,这已经不仅仅是茶叶,更称得上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了。
功效作用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顶山出者温而主祛疾……”也清楚地表明了蒙顶山茶是唯一中性茶这一无可比拟的功效。
而现代医学对蒙顶山绿茶的研究表明,常饮蒙顶山绿茶,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据全国茶叶研究所化验专家分析,蒙顶山茶中含物质丰富,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而且在全国第三届防治食道癌学术论文集中,华西医大研究人员以蒙顶山绿茶为实验品作食道癌防治的论文中已证明蒙顶山绿茶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在夏季,蒙顶山绿茶更可作为人们消夏的首选饮品。因为蒙顶山绿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所以,人们若在暑热天喝蒙顶山绿茶,自然可以定心安神、消暑去热。所以蒙顶山绿茶不啻为充满功效的、无热量的天然健康饮料。
获得荣誉
蒙茶在历代名茶中的地位较高。要说“评比”的话,历代都是冠军、金奖,然而古代一般没有这样的评比。唐代称“第一”五代称“尤佳”,宋代称“最佳”、“独珍”,明代称“最上”,清代称“最佳”“最好”、“均佳”。这里的“第一”、“最”、“尤”都是至好的意思,都是“含金量”百分之百的“足赤”。
蒙顶茶号称天下第一,是唐宋时期的故实。
蒙顶茶
四川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