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开启“茶农仓储茶叶发展新模式”|市场分析
茶叶是一个普通日常消费品,经济好与不好人们都要喝茶;中央“八项规定”之后,主要影响的是高价茶、礼品茶;茶叶健康功效被人们广泛认可,中国喝茶的人不断在增多,茶叶消费量每年也在增长;中国茶叶近十年来出口量都很小,出口下降影响中国茶叶市场的说法也不成立,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茶市不好主要原因还是供大于求。
普洱茶具有储存价值,在这轮市场调整期可发挥它的价值作用。有保质期的茶叶,只能在现有的市场容量中,发挥自我优势去竞争,也就是如何在这个蛋糕里分到一点份儿。普洱茶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具有收藏、储存、升值等特点。
目前普洱茶在中国茶叶消费总量占比不到6%,凭借普洱茶的优势扩大茶叶消费总量占比的8至10%是完全可能的。普洱茶通过仓储七八年以后再消费,将成为主流,过去普洱茶的收藏仓储以企业为主、一些茶叶爱好者为辅,茶农参与收藏仓储的很少。
现在普洱茶产业的链条:(1)种植——(2)初制加工——(3)交易——(4)深加工——(5)交易.仓储.交易——(6)消费。在以上6个环节,茶农只参与前三个;而真正在普洱茶产业链中最关键的是(5),它关乎市场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而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却弱化了这一关键环节。
下面我谈谈茶农如何参与到“交易.仓储.交易”环节。
过去普洱茶在加工标准、文化方面有很多误区,没有形成普洱茶散茶仓储的完整概念。在现实中,很多普洱茶以散料的形式进行仓储,让其陈化,再进行深加工,这已经是个事实,问题在于国家标准中普洱茶的出产日期为深加工的日期。
因此只有把普洱茶产业的链条改为:(1)种植——(2)初制加工——(3)交易.仓储.交易——(4)深加工——(5)交易.仓储.交易——(6)消费。
2007年以前很多茶叶爱好者仓储茶叶都跟风加工成个性化、无品牌加工的成品茶,但未来的品牌化时代很难卖好价,如果以毛料形式仓储,由品牌企业收购后再加工,反而价格会比加工好的成品茶价格更高。
这几年茶叶市场不好,我们就指导茶农仓储茶叶,其条件是:(一)把茶叶的加工成普洱晒青茶原料;(二)必须提高工艺水平,通过分捡,剔除老黄片等杂质,用标准纸箱(有内袋)定额包装,就完成了仓储待售环节;(三)仓储在一个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因为普洱市的茶农大多是以种粮为主,产茶为辅,不会更多影响生计。你说有多难?每家就投资一二百元,买几十个纸箱就可以,与其亏本销售,不如过几年价格上去了卖出去更划算。
景迈山的茶农几年前就是这样做的了。